机床被称为工业机械制造的“摇篮”。在中国机床行业的鼎盛时期,有“十八罗汉”、“四金刚”等优秀的国产机床企业。但遗憾的是,虽然中国机床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的过程,但并没有抓住机会成为高端车铣复合车床,导致中国机床仍然贴近低端产业链.经过一段时间。
在高端车铣复合车床领域,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技术封锁和市场打压,一些中国无法自主制造的产品也实施了禁运。中国在通过这项技术的时候,想通过价格战来约束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,特别是日本,想从中国赚钱,但又担心中国会超越这种铣削复合车床技术。
日本媒体曾表示,如果没有日本车铣床,中国就无法进军高端工业制造领域,甚至无法建造航母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1950年代,由于西方的技术封锁,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数控机床。虽然我国对机床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,但一些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,如数控系统由德国、日本等一些国家控制。机床控制器80%的市场份额被日本垄断。因此,中国要突破高端机床技术难度极大。
但是,经过我国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,研制出一种高端的国产军用机床,即七轴五连杆车-车-铣复合车床。最大加工直径8米,高度2米,最大承载能力100吨。可加工大型船舶螺旋桨。该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这意味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活跃,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,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目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%。到2025年,这一数值将达到35%以上。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目前有超过14万家机械供应商,此外还有8家机电设备制造商,因此中国现在有信心应对日本车铣车床的技术封锁。
几十年来,我国高端车铣复合车床的制造能力一直比较薄弱,很多技术“停滞不前”。现在,随着我国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该产业的大力支持,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机床企业及相关专业人才,为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版权声明:文章来源于www.jnclsk.com/dynamic/32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